曼松德孔子学院“中华传统民乐”奏响中泰友谊美好乐章

    4月25日,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与曼松德大学社会人文学院艺术系师生为期一个月的“中泰传统民族乐器”交流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本月,曼松德孔子学院举办交流课程共计20学时,参加的师生人数共有40余名。双方通过音乐的方式,带动了中泰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了解。

    曼松德孔子学院教师从传统民乐的起源讲起,分“吹拉弹唱”四种民乐类型向曼松德大学师生做了详细的介绍,并选取二胡、葫芦丝两种传统乐器作为本月交流活动主要教学内容。曼松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艺术系老师昆娜(Fonthip  Khunawut)有着二十多年的泰国二胡学习、教学经验,在孔院老师的详细指导下,昆老师很快就总结出了中国传统二胡的拉奏要领,并且带来泰国二胡,在课上进行介绍并演奏,还积极地与孔院教师交流中、泰二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两种不同的乐器达到艺术上的交融。

    曼松德大学音乐系学生翁林奇(Siwakorn    Wongsapao)表示:“我在曼松德大学学习单簧管,这个月跟孔院老师学习葫芦丝很有意思,我现在课后有时间也会自己练习,用葫芦丝吹出的《甜蜜蜜》很好听。”

    温象羽院长表示,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中国和泰国民乐的交流机会,更是将文化活动扩展到艺术领域的实践。曼松德孔子学院突破针对中文专业学生的语言和文化教学局限,将教学对象延展到非中文专业学生。语言有国界,艺术无国界,孔院教师和泰国师生共同用中国民乐奏响了中泰友谊的美好乐章。

图一:孔院教师介绍二胡的知识

图二:孔院教师展示葫芦丝基本指法

图三:艺术系老师认真学习二胡演奏的动作

 

图四:泰国学生感受二胡的音乐魅力

​图五:艺术系师生共同吹响中国歌曲《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