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松德孔子学院中泰学生同心同“源”贺新年

      12月27日,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同心同“源”贺新年活动,中泰学生共同迎接新年。本次活动由曼松德大学中文系大二年级20多名学生以及云南农业大学的实习生参加。曼松德孔子学院公派教师宋春芝老师出席了此次活动。

      元旦意为“初始之日”,是一年的第一天。值元旦来临之际,曼松德孔子学院组织中泰学生为新年献礼。活动开始,曼松德孔子学院公派教师宋春芝老师致辞,并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一年收获满满。之后,孔子学院教师为学生们讲解了“元旦”这个名称的含义、新年的来历与新年的风俗习惯。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是贯穿中泰两国的河流,出自同一个源头,中泰一家亲,共饮一江水的文化背景。展示了中国与泰国的代表建筑——中国雄伟的故宫、壮观的长城、瑰丽的东方明珠,泰国辉煌的大皇宫、热闹的水上市场、安逸的寺庙。学生们分成两组,分别描绘中国的长城、江南古镇以及桃花,泰国的寺庙、水上市场和大秋千,还粘贴了立体的小船。当两幅图画拼接在一起时,中泰两条河流也随之连接了起来。最后,大家共同写下祝福语:新年快乐、年年有余、财源广进……并将祝福语张贴在画的周围,表达中泰两国师生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中国的新年有贴窗花的习俗,孔子学院教师还为学生们演示了如何剪窗花。回家后学生们把自己剪的窗花贴在家里窗户上,新年气氛扑面而来。泰国学生郑微(Monticha Keawbandit)说:“因为有孔子学院,我才能和更多的中国老师交流,更好地学习中文,祝愿孔子学院越来越好,也祝老师和同学们新年快乐。”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在学习新年文化知识、体验新年文化活动的同时,更加理解中泰一家亲的意义。中泰交往源远流长,中泰文化水乳交融。澜沧江、湄公河是连接中泰两国的纽带,而孔子学院则是连接中泰文化的一座桥梁。中泰师生共贺新年,祝愿中泰友谊“世代相传”。

图1. 曼松德孔子学院公派教师宋春芝老师致辞

图2. 孔子学院教师讲解新年与中泰文化

图3. “我眼中的中国”

图4. 学生笑逐颜开剪窗花

图5. 学生一同粘贴新年祝福

图6. 学生在家里贴窗花

图7. 全体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