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松德孔子学院“字源其说”研讨会探索汉字教学法
11月7日,曼松德孔子学院成功举办“字源其说”汉字教学法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继曼松德孔子学院“汉字达人争先赛”之后,应广大本土汉语教师要求,在其基本掌握汉字书写规则正确书写汉字的基础上,拟进一步深入探讨汉字文化和汉字教学方法而开展的。来自曼谷及周边地区的本土汉语教师3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
王玮教授对研讨会的召开给予高度赞赏。他说,“汉字难学”一直是困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特别是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学习者的一大难题。这与汉字是表意文字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探求汉字的发展演变,了解汉字的造字用字方法至关重要。通过本次研讨会深入研究汉字字源和字体演变轨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汉字教学。
研讨会在“字源其说”——汉字的演变与汉字造字法的视频展示中拉开序幕。一幅幅或锲刻于龟甲兽骨、钟鼎、石碑或洋洋洒洒着落于锦帛、宣纸之上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汉字仿佛让本土汉语教师穿越了千年,去探索汉字演变的奥秘;一个个跃然于纸上的象形图画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给本土汉语教师带来了更加全面的汉字学知识,使本土汉语教师领略了汉字的“字源”。为检验大家的学习效果,孔院教师精心命题,启发本土汉语教师对于汉字文化的见解,到会的本土汉语教师认真答题,结合自己的体会纷纷发言。
探讨汉字教学法环节使研讨会气氛推向高潮。孔院教师首先为研讨会做开题讲说。本土教师们踊跃发言,讲述个人在实际汉语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分享个人多年来汉字教学的经验,并兴奋地告诉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自己对于汉字教学所得到的新认识、所能想到的新方法。李金英(Sarxwsanee Norasettak)老师的发言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且富有创意,得到了在场参与者的一致肯定,她说,汉字的独体字教学我们尽量运用“象形”图画展示的方法,使学生轻松自然、充满趣味性地记忆。李秀云(Jongkanok Lee)老师做了进一步补充:合体字教学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外在书写结构问题,这个可以通过学生“描红”等方法解决,另一个是内在结构即偏旁之间在表示字义、字音方面的配合关系,可以运用系统性的总结帮助学生记忆。王玮教授对各位本土汉语教师的心得体会做了梳理,总结出“字源教学法”这一汉字教学法。
到会的本土汉语教师还兴致勃勃地挥毫描摹多种汉字字体,比较从篆书到楷书的字形演变。“山”、“刀”“木”、“林”、“洋”,老师们认真描摹、细心勾勒,感受每一种造字法的独特魅力。那一笔笔由“字体方正、笔画平直、结构匀称、上紧下松”的篆书向“横平竖直、端庄秀丽”楷书的描摹转变,让老师们实实在在地亲身感受到了汉字穿越千年的变化。
“字源其说”汉字教学法研讨活动是曼松德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培训的又一新成果。教师们能够在沉浸式的氛围中感受知识的吸收,自然而然地对汉语教学产生新的认识和启迪,从而应用于实践,全面推进在泰汉语教学。曼松德孔子学院将不负泰国教育部门所授予的“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基地”的使命,再接再厉,长期稳定地培养和培训更多优秀的汉语教师人才,壮大本土汉语教师队伍。
图一:孔院教师为研讨会做开题讲说
图二:与会者积极发表汉字教学法心得体会
图三:王玮教授为汉字教学法研讨做总结发言
图四:与会者进行篆书、楷书书法体验
图五:部分与会者展示个人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