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松德孔子学院“中国风”吹进泰校东盟十国文化圈
9月10日,为迎接全球孔子学院日,曼松德孔子学院举办的“中国风”文化体验园在泰国WATLUMLUKBUA学校的“东盟十国文化圈”活动中大放异彩。Samngan区政府主席Somluk Meejaidee、副区长Samngam、曼松德孔子学院温象羽院长、WATLUMLUKBUA学校校长Sudtida Phtchong等共同出席了开幕式。共有师生及家长约700余人参加了本次文化体验活动。
曼松德孔子学院与泰国WATLUMLUKBUA学校共同主办了这次“东盟十加一”文化体验活动。曼松德孔子学院“中国风”文化体验园成为活动最大的亮点。区政府主席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文化体验区,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Sudtida Putchong校长曼松德孔子学院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表示以后会经常开展中国文化与东盟文化的体验活动。温象羽院长对WATLUMLUKBUA学校重视东盟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表示赞赏,鼓励泰国学生从小了解东盟,同时了解东盟与中国发展的紧密联系,并向学校赠送了汉语教材及相关配套书籍。
活动现场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与东盟十国国旗。孔院教师柳承吟演唱的优美的中国歌曲拉开了中国文化体验的序幕。文化体验活动一开始,学生们便迫不及待的跑进中国文化体验区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对文化展台上的手绢、风筝、九连环等中国传统游戏器具爱不释手,纷纷拿起把玩。在画脸谱体验区,孔子学院老师结合常见的舞台角色为学生们讲解了京剧脸谱与角色性格关系,准备了脸谱纸模、京剧脸谱样式,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动手描绘京剧脸谱。学生们聚精会神,一笔一划地勾勒脸谱轮廓,细致地为脸谱填色,斑斓的色彩将孩子们带入了京剧的艺术世界。在剪纸区,学生们拿起剪刀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中国剪纸,折、画、剪,每一步学生们都认真跟着老师做,不久一朵朵美丽的团花在学生的手中绽放开来,十分美丽。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文化体验活动当属包饺子,孔院教师一边示范包饺子的要领,一边教给学生们包饺子的常用语,例如“擀皮儿”、“肉馅儿”、“擀面杖”、“面粉”等词语,并解释了喜庆节日吃饺子的中国习俗,并邀请大家“实战演练”。对擀皮、包馅、捏合这些包饺子的细节都一一解释,在场的孩子们争相尝试,有的擀皮,有的和面,十分热闹。学生们纷纷表示:“我太高兴了,这次活动让我们学到了太多太多的中国文化了,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这样的文化活动,学习更多的中华才艺。
曼松德孔子学院温象羽院长表示,WATLUMLUKBUA学校是仅有十年历史的建立在偏僻地区的一所小学校,汉语教学开始的也比较晚。这次曼松德孔子学院同学校的合作十分成功,很开心看到泰国的孩子们如此热爱中国文化。曼松德孔子学院今后会多多开展类似的文化体验活动,让“中国风”吹到泰国的每一个角落,吹进每一所学校。
图一:温象羽院长为开幕式致辞
图二:曼松德孔子学院向WATLUMLUKBUA学校赠送汉语教材及图书
图三:孔院教师在开幕式表演中国歌曲
图四:Samngan区政府主席参观中国文化展台
图五: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转花手绢
图六:孔院教师指导学生们包饺子
图七:孩子们开心地展示所勾勒京剧脸谱和所剪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