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松德孔院中国结教学结出“硕果”

        中国结是凝结泰国学生对中国文化之情缘的趣味性手工课,但如何才能避免重复的初级技巧教学,教出新意,这是曼松德孔院对泰国学生开展中国文化推广,特别是对泰国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时探索创新的重点。

学员自己动手编制的中国结

        面对来自泰国各地的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他们的汉语水平较高,希望利用假期给自己充电,尤其渴望为新学期的汉语教学和开展中国文化活动增加新招。他们参加过一些类似的培训活动,对中国结的初级技巧已经了如指掌,但一般不需要对学生教高难度的技巧。因此,曼松德孔院的志愿者教师把单纯地教技巧转变为培训中国结的规范教学指令和简单中国结作品的再创作。

集中单个中国结组合大型作品

        经过这样的培训,学员们规范了中国结教学中的术语和指令,如“压”、“穿”、“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等,并用汉语指令进行现场教学演示。很多学员都是制作中国结的高手,但说到怎样用汉语教就张不开嘴了。通过学习+讨论+演示这种方式的练习,学员们能够准确地使用汉语教中国结。再创作教学采用分小组活动,集个人能力为集体智慧,集中小制作组合大作品等方式。例如:几个组的学员分别用编好的小中国结组合成几种不同的蛇形图案,献给中国的蛇年。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中国结适合组合不同的图案。经过评选,其中一幅“蛇年有余”胜出,培训活动也具有了比赛的意味。

队员与胜出作品合影

        培训活动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没想到这么小的中国结可以组成这么丰富的大型图案,还可以锻炼学生团结、互帮互助的精神,新学期我们就采用这种方法教学生中国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