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松德孔院携北标20所中小学举办中国语言文化开放日

        2月14日,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Bansomdejchaopraya Rajabhat University)孔子学于泰国北标府(Saraburi)景溪景德公学( Jintue Kaeng-khoi School)举办由北标府20所中小学共计1000余人参加的中国语言文化开放日。北标府教育局副局长农帕(Noppa Thongnoppaklao)、景溪景德公学校董会主席谢万才(Mr.Wancai  Sutchiaochan)、景溪景德公学校长暖塔农(Nuantanom Kongton)及19所学校中文负责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北标府教育局副局长农帕致开幕词

        开幕式首先由北标府教育局副局长农帕致开幕词。农帕副局长十分感谢曼松德孔院对于北标府及周边地区中小学汉语教育和中国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泰国即将要加入东盟十国,而汉语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育局也越来越重视汉语教育在泰国的发展。本次20所中小学中国语言文化开放日是他上任以来参加过的关于汉语规模最大的活动。希望今后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推动汉语教育和中国文化在北标府乃至整个泰国的发展。

北标府教育局副局长农帕参观汉语学习展区

          曼松德孔院温院长象羽表示,此次活动是曼松德孔院蛇年新春的第一重大活动。借助于景溪景德公学对泰国中部地区汉语教学领域的重大影响,曼松德孔子学院服务周边地区中小学汉语教育、传播中国文化的辐射面以及教学效果因此获得开拓性的突破。曼松德孔院一直以来致力于扶持中小学汉语教育的发展,景溪景德公学作为泰国中部地区汉语教育的带头人,孔院将借助这一优势,帮助景溪景德公学建设成为泰国中部中小学的汉语中心,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汉语教育的繁荣发展。

​曼松德孔院教师向表演泰拳学生展示太极拳

          景溪景德公学校长暖塔农发言,谈到此次盛大汉语文化活动是自建校以来史无前例的。景溪景德公学对曼松德孔院选择在我校举办活动感到十分荣幸。在经过多次合作后双方对彼此工作的了解更为清楚,我们十分信赖曼松德孔院的办学实力和工作作风,相信在双方的精诚合作下景溪景德公学的汉语教育以及中国文化传播工作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

         曼松德孔院院长温象羽、公派教师王玮代表曼松德孔院向参赛的20所中小学赠送汉语教材,支持其汉语教学工作。

曼松德孔院向北标府20所中小学赠书

          本次活动包括两个部分:汉语演讲、写汉字比赛及中国文化体验活动。来自北标府20所中小学的141名参赛选手分为小学与中学两组进行比赛。曼松德孔院志愿者教师张佩的和姜舟担任比赛评委。与此同时,还有来自这20所中小学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参加由曼松德孔院教师以及景溪景德公学精心准备的茶艺、太极拳、剪纸、书法、制作脸谱、古筝、科学园地等40个中泰文化体验展区。在老师展示的同时,还对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做了详细而通俗易懂的讲解并且配以泰语翻译。文化展示中还设计了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中泰文化体验和交流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曼松德孔院教师陈国灯还为表演泰拳的学生们展示并讲解了中国正宗陈氏太极拳。泰拳的刚与太极拳的柔同时在活动场地大放异彩,中泰不同文化碰撞出的火花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吸引了不少学校的老师学生前来驻足观看。在此期间,由我院公派教师王玮教授以及朱光明老师带来的中国书法展示也为本次活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北标府教育局副局长农帕也拿起相机记录下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王玮教授和泰籍教师朱光明共同执笔为北标府教育局副局长农帕、景溪景德公学校董会主席谢万才以及景溪景德公学校长暖塔农献上满载祝福的中国书法作品。

         在经过4个小时紧锣密鼓的比赛后,汉语演讲、写汉字比赛终于结束。曼松德孔院院长温象羽和公派教师王玮教授亲自为获奖选手颁奖。活动结束后,景溪景德公学主席谢万才以及校长暖塔农还同曼松德孔院就今后继续合作,如开办汉语图书角、申请汉办志愿者汉语教师等具体事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曼松德孔院中国语言文化开放日活动在各方的积极参与下,不仅以景溪景德学校为中心点向泰国中部地区辐射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为泰国中部地区中小学汉语教育和文化交流带来了新鲜血液以及巨大助力。此次活动是曼松德孔子学院支持中小学汉语教育以及文化交流的又一次突破性实践:语言学习、成果展示以及中泰文化交流体验三位一体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收到了来自20所中小学校方以及学生的热烈好评。本次中国语言文化开放日的成功举办是曼松德孔院新年活动重大的突破。这既是曼松德孔院不断发展“实践第一”办学理念的一贯作风,更展现出曼松德孔院在支持中小学汉语教育以及中国文化交流工作上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决心。今后曼松德孔院还将加大力度,走进更多地区、满足更多层次汉语教学以及中国文化交流的需要,让孔子学院的工作在新年登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