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松德孔子学院,立春文化体验

曼松德孔子学院举办“纸鸢伴春来”立春文化体验活动

    2月2日,正值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来临之际,曼松德孔子学院以此为契机,为曼松德大学附中的学生们举办了一场名为“纸鸢伴春来”的立春文化体验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节气、诵古诗、制风筝,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伴着学生们朗朗诵诗声, “纸鸢伴春来”立春文化体验活动正式开始。孔院教师通过中泰季节文化对比,引入中国农民根据季节以及农时需求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并根据节气来进行农业活动。孔院教师以立春为例,讲解其由来和意义,并告诉学生们:“立春,在中国象征着“冬去春来”的开始。在中国,有的地方会吃春饼。立春之后,农民会打春牛,开始春耕,种植农作物。所以,立春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学生马鸣英(Matucha Muang-in)和大家分享道,“原来只知道中国和泰国季节不一样,没想到中国还有节气,节气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实在太有意思啦。”

    孔院教师随后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人立春放风筝的习俗,并向学生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风筝。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想要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在孔院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裁纸、做骨架,并在纸上进行创作。不久,新年小猴、福字、春字、熊猫、中国龙、长城等中国元素便跃然纸上。学生们拿着自己制作的简易风筝纷纷合影留念,十分开心。

Undefined
Subscribe to RSS - 曼松德孔子学院,立春文化体验